开博体育这是个好问题。中国现在很多城市都兴建了自己的产业园,许多城市的产业园都还不止一个,但具体的效果就参差不齐了。
产业园实质上是一种产业集群,即企业等其他机构集聚到一起协作生产。集群(cluster)的概念自从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提出之后便得到广泛应用(当然严格说来波特并非首创,马歇尔在20世纪初就提出过产业区 industrial district 的概念)。在中国,北京大学的王辑慈教授在这一领域研究多年。简单的说,集群中的企业的特征是在地理上接近,行业也相近或处于产业的上下游。这样做的好处是降低生产成本,加强企业间人力、物力、技术和知识的交流,此外集群内的研究机构、高校与企业的互动有利于“产学研”的结合。
产业集群从产生的形式来看可以分成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形成,前者是企业自发集聚,如硅谷;后者是政府推动,中国的产业园绝大多数都属于后者,即政府规划用地,通过政策优惠来吸引企业入驻。因此中国产业园都刻上了深深的政府烙印,政策自然成了重中之重。
Dany Jacobs & Ard-Pieter De Man 在其1996年发表的Clusters, industrial policy and firm strategy一文中表示,有效的集群政策应该侧重于原本就比较有优势的集群,促进其内部的知识利用效率。对于这种观点有人质疑其过于保守,限制了新行业的发展,但作者认为,一些新的行业并非完全是新的,许多都是已有经济行为的一种新的组合(这一点应该是借鉴了熊彼特关于创新的观点),所以这些行业并没有排除在作者的理论之外。但是作者还强调,集群政策并不应该去尝试创造那些完全新的行业开博体育,而是应该去连接已有的产业。在我看来,这一种观点对于政府政策的作用相对来说持较为谨慎的态度,新的产业只会自发形成,而不是由政府创造,政府只是促进知识的流通以及已有产业形成新的组合。
作者按照集群的不同维度总结了相应的政策,比如促进共同研发,加强供应商和企业的联系,促进人员的流动,帮助企业建立国际化的网络等。
而具体到中国的产业园政策,各地均有不同,但总体说来大概会涉及这几个方面:土地优惠、资金支持、税收减免、人才吸引、企业孵化、创新服务、融资扶持。这里有一个简单的总结:
那么各类产业政策或产业园政策对于企业的产出以及创新有什么影响呢?要想评估一项政策产生的影响,比较常用的办法就是“双重差分”(Difference in Differences, DID)或者“倾向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不过很遗憾,我并未找到使用计量方法来测量中国产业园政策效果的论文(可能是我找的不够全面,如果有人了解这方面的文章麻烦告知),所以这里先简略介绍两篇外国的。
这里说一句题外话,上面的最后一个结论,即政府政策降低了企业研发投入,其实在中国也出现了,也就是所谓的“挤出效应”(crowed-out):政府的补贴导致企业对研发投入的意愿降低,从而减少这方面的投入。我的一位朋友写过一篇文章涉及到这个问题:Philipp Boeing, 2014, Chinas R&D Subsidies - Allocation and Effectiveness,他发现对于上市企业来说,政府的补贴会挤出企业的研发投资,到后期才会逐渐保持平衡。
最后还是要说回到中国。虽然不太容易评估国内具体的某项产业园政策,但哪些产业园或者说产业集群比较成功还是有一些结论的。德国的教育与科研部(BMBF)提供了一些世界上比较成功的集群案例,其中中国的是,北京中关村(IT、通信、生命科学);深圳(高科技、制造业、物流);上海(制造业、信息通讯、生命科学等);苏州(制造业、信息技术等);徐州(服务业、能源、制造业)。这里面介绍的每个地区都包括不止一个集群或产业园。
最后总结一下,国内哪些产业园对企业扶持力度比较大真的是很难说,因为现在国内的产业园太多,各种政策五花八门。产业园内的政策最好是以搭建平台为主,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促进产业园内知识的传播,如果一味地直接干预企业行为有时候只会适得其反。
图表5:2016-2023年天津市滨海新区生产总值变化情况(单位:亿元,%)
图表6:2016-2023年西部经济圈主要省市实际利用内资变化情况(单位:亿元)
图表15:2016-2023年国内主要园区开发企业经营情况(单位:亿元,%)
图表31:2012-2023年普洛斯管理物业建筑面积的增长(单位:百万平方米开博体育,%)
图表58:2012-2023年普洛斯在全球开发仓储面积一览表(总楼面面积)(单位:百万平方米)
图表60:2017-2023年普洛斯在中国的物流地产租赁情况(单位:元/平方米/天,%)
图表116:2023年主要从事产业园区开发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情况(单位:%)
每个园区的侧重点不同,那么政策扶持、园区导向也不同,拿最近两会各大开发区的发展轨迹来看,以京津冀为代表的各大产业园区都有着不同的发展路线:
邯郸武安工业园区进一步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的主战场、转型的主考场、拼搏的主赛场,全国两会后立即启动春季项目集中开工月活动,集中签约和集中观摩活动也将随后展开,通过重点突破带动活跃全局,加快走新路、快转型、补短板步伐。
唐山海港开发区确定今年将围绕“建设国内一流的工业经济强区、中国北方生产性物流基地、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目标,搞好产业定位,完善壮大港口龙头,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休闲养老产业,做强物流园区,努力把港区建成全省一流开发区、河北沿海地区重要增长极,力争进入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行列。
北京针对性培育一批总部经济集聚区、遴选一批重点总部企业,特别是培育科技创新型的总部经济集聚区和科技创新型的重点总部企业,为全市“高精尖”经济结构提供新动力。
沧州渤海新区一方面加大对口跑办力度,最大限度争取上级支持;一方面拓宽思路,积极探索股权融资、PPP等多元融资。特别在股权类融资方面,先后设立7支基金,两支总规模20亿元的基金在渤海新区注册。在探索PPP模式方面,主动向社会发布PPP项目,吸引有实力的社会资本加入,实现6个PPP项目开工建设。
天津宁河区汽车产业已形成以整车生产为主导、以零部件生产为支撑的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并成为支柱产业。宁河区牢牢把握“一个基地+三个中心”的重点规划,建设中高端汽车电子件、汽车用新材料及新能源汽车的制造基地,同时加快发展汽车零部件贸易物流中心、汽车模具开发中心、汽车研发检测中心。
曹妃甸自贸区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将国家赋予天津自贸区的各项政策依法复制推广至曹妃甸综合保税区,区内企业可在滨海新区注册,在曹妃甸开展进出口业务,享受天津自贸区与曹妃甸综合保税区双重优惠政策,税收实行两地分享;支持曹妃甸综合保税区设立天津自贸区政策延展区,推动自贸区优惠政策向曹妃甸辐射,共同推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并支持天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政策在曹妃甸延伸。
当然如果您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咨询,欢迎拨打4000127603随时跟我们联系
2019年,东滩智库为更好地了解粤港澳大湾区科技类园区的整体发展情况,组织团队对深圳、广州、珠海、东莞等地科技型产业园区进行深度考察。在这个过程中,东莞市松湖智谷产业园凭借“工业上楼”、“东莞制造2025示范产业园”等一系列关键词成功出圈,被认定为“东莞市产业转型升级基地”、“省市重大项目”、并入选广深科技创新走廊24个创新节点、85个创新项目。结合东滩智库产业地产“六定模型”,我们从定战略、定产业、定产品、定开发、定招商、定运营六个方面解析松湖智谷是如何成功打造一个科技型产业园区标杆的。
从区位条件来看,松湖智谷产业园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主轴的中心位置,地处松山湖大道与石大路交汇处,紧邻莞惠城轨寮步站,毗邻松山湖高新区,距离莞深高速石大路出入口0.5公里,10-15分钟车程到达市中心和松山湖,可以快速对接广深,是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
从区域格局来看,随着莞深同城一体化,深圳产业向周边城市转移,例如华为终端和大数据中心迁移至松山湖,随之而来的是其上下游的众多供应商企业的迁移,园区具备快速的承接深圳产业外溢的优势。
因此,园区定位为“制造名城的新智造基地”,围绕“智能制造全生态链”通过高端轻型生产、组装生产、设计研发、中试检测、仓储物流等功能,与松山湖形成产业互动和优势互补,服务松山湖科技总部的生产制造需求。
第一,基于产业转移承接。由于深圳的生产成本逐渐升高,深圳开始因地制宜地进推进产业向外转移。园区所在的东莞松山湖区域主要承接深圳的电子信息、科研创新转移。从东莞产业承接情况来看,2020年,东莞优先承接的产业方向包括电子信息、汽车、化工、生产性服务业、智能制造装备、节能环保产业等。
第二,基于东莞产业升级。根据东莞的规划,园区所在的松山湖区域是东莞未来的创新核,承载着推动东莞优势产业升级以及做大新兴产业的功能。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是东莞要“做强、做大”的重要产业门类。
第三,基于未来产业发展。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快速更迭,松湖智谷超前布局智能装备制造、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大数据产业领域。
目前,松湖智谷已初步形成高端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两大产业链,带动关键配套和应用服务环节发展,以“智造”带“制造”促产业转型升级,走特色化、品牌化发展道路。
环顾珠三角,产业园为数不少,松湖智谷却备受关注,一是打造以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工业大厦为代表的明星产品,与周边低矮的厂房形成了鲜明对比,成为引得多地争相学习的“工业上楼”样板;二是为了构筑企业生产、研发、中试、配套、展销、办公等全生态链,打造以产业大厦、超高层企业总部大厦为代表的特色产品,实现“你的上下游就在隔壁那栋楼”的产业生态链;三是为园区企业提供创业、休闲、娱乐、消费、居住等综合一体化配套服务打造的以配套设施为代表的服务产品。
产品功能:项目作为东莞市产业转型升级基地,享受50年独立红本产权分割销售,以智能制造产业用房为主导,着力解决了层高、承重、隔振、吊装、物流等问题,全面满足后工业时代智能厂房的需求。
产品参数:一到三层层高6米,标准层高4.5米、承重750-1000kg/㎡(一楼1000kg/㎡,楼上750kg/㎡),柱间距8.4*8.4米,每栋配备客梯、货梯共5台,全玻璃幕墙设计,并设置了吊装平台、卸货平台、大型货物中转平台、物流中转仓库等。
产品功能:满足部分企业研发、试制/中试、检测、营销、产品展示、物资流通及存储、管理办公等个性化需求,与工业大厦形成生态产业链聚集格局。
产品参数:采用国际化的空中垂直绿化、全玻璃幕墙空间设计,楼层标准层高4.5米,空间利用率高;采用双层中空LOW-E玻璃,隔音隔热,降低入驻企业办公成本;每栋配置6台高速电梯,实现上下班不拥堵。
产品功能:超高层定位为企业总部大厦,满足企业全生态总部办公需求。重点引进服务于智能制造产业的科技、金融开博体育、研发、设计、贸易等生产性服务业总部企业,集研发设计、展销体验、贸易销售、金融服务于一体,成为园区新生产力的发动机,加速产业规模效应成形。
产品参数:建筑总高度达150米,建筑总共34层、标准层高4.2米开博体育,配备10部高速电梯,采用双层中空LOW-E玻璃设计。
松湖智谷以产业生态新城为核心理念,围绕园区企业和员工的需求,提供5000㎡网红智能餐厅、配套商业街、共享会议室、一站式服务中心、政府政务中心、人才公寓、市政公交车站、生态公园、科技孵化器、产品展示中心等基础服务,解决企业人才吃住行生活配套。
松湖智谷由东莞高盛集团与广东信鸿集团联合开发,总投资200亿元。作为东莞产业转型升级基地试点之一,享有基地相关产权分割销售政策,项目整体商业模式以物业租售结合为主,在探索工业用地产权分割、产业转型升级、土地集约化发展的过程中,为东莞乃至全国工业用地创新开发提供经验成果。
作为东莞首个M0用地工业上楼项目,根据政策要求,自持经营计容建筑面积的51%。
政策链接——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莞市新型产业用地(M0)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第二十五条——M0用地可分割转让的计容建筑面积不得超过该用地总计容建筑面积的49%。已办理分割转让的新型产业项目不得再次申请分割转让。M1用地则允许产权分割出让,给考核达标的企业办理不动产权证,首批M1工业用地不动产权证已于2021年12月获得。
政策链接——东莞市“工改M1”项目工业生产用房产权分割及分割转让不动产登记实施细则第三条——“工改M1”项目的工业生产用房可按幢、层等固定界限为基本单元分割,层是工业生产用房产权分割的最小单位,不得在层内再进行分割,每个基本单元的套内建筑面积不得少于500平方米。
松湖智谷一期项目共计6个地块,开发面积250亩,总投资约30亿元,建筑面积(不含地下车库)为70万平方米,平均容积率为3.75。其中,厂房建筑总面积约49.5万平方米,占比70%。
目前建设现状是A区总建面19.4万㎡,已于2018年12月竣工验收;B区建筑面积26.2万㎡,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量50%,C、D、E、F区合计建筑总面积31.2万㎡,正着手地下空间的建设。
东滩智库在松湖智谷招商展示中心见证了园区广受政府、媒体、商协会、企业以及同行的高度关注,参观考察络绎不绝。截至去年9月,松湖智谷正式签约企业达375家,形成了以智能制造装备、高端电子信息、新材料、5G大数据、物联网、研发总部为主导的“5+N”产业体系。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6家、规模以上企业73家、行业龙头企业25家、市镇“倍增计划”企业12家、科研实验室25个,同时还有34家是华为、VIVO、小米等知名品牌企业的供应商,显著的招商成效离不开以下行之有效的招商策略:
1、活动招商:通过打造永不落幕的智能产业交易博览会、举办《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暨产业集约化(工业上楼)创新发展论坛》等活动,将园区从产业转型升级基地,提升为智能产业集聚平台,开幕开辟产业招商新战场。
2、以商招商:通过企业交流的形式,共享上下游产业链延伸情况,一方面对园区服务成效进行提升改善开博体育,另一方面,通过奖励和补贴等形式,鼓励在园企业调动自身资源,发挥口碑影响,推动园区招商引资。
3、政策招商:松湖智谷获首批“东莞市重点招商园区(低成本空间)”称号,通过释放4万平方米作为低成本空间场地,将面向高成长性项目、高新技术企业,给予入园企业租赁场地免租18-24个月不等的扶持政策,全力响应政府给予的政策支持,降低优质企业进驻门槛,培育产业发展。
为了实现企业的全领域服务,打造一站式服务中心和专业的运营团队为企业提供运营服务,聚集企业生长的各种资源与要素,通过打造生产性服务平台、搭建产业链服务平台和提供品牌建设服务,实现园区服务链、产业链、资源链的整合,为园区的科技服务业生态坏境创造更好的市场氛围。
生产性服务平台:主要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精准服务,具体包括:智慧工厂建设服务、工业大数据服务、机器换人综合解决方案、工业设计服务、产学研转化服务、生产设备在线监测维护、金融服务(投融资、企业上市)、智慧园区服务(企业IT,智慧办公)、政府服务+科技创业服务等。
产业链服务平台:智能供需对接服务(通过制定数据标准、引入评价模型、优化搜索引擎,整合上下游服务链)、产品展示推广服务(通过产品展示中心为企业搭建对外营销界面)、统一采购服务平台(收集企业采购需求,通过集中采购降低成本)。
品牌建设服务:通过提供定制化的会展服务、样品市调、市场开拓、广告推广等服务,为企业进行市场宣传推广。
这里不是一个简单的产业园,未来将更像是一座小城,工作和生活可以相互融合,让园区不再是冰冷的钢筋混凝土工厂车间,而是企业经营和员工工作生活的温馨家园。
第一,这个问题是2016年提出来的,实际上也就是在2015年开始,国家开始发文并提出要鼓励创业和创新。到2020年9月的这个时间节点,在现有的内外部环境下,以国内经济的自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大格局已经形成,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支出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国家一种必然趋势。
现在再回来看这个问题,基本上各个产业园区、高新区、经济开发区都已经出台了相关的创新创业支持政策,不只园区,其实各省、市、区都已经出台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政策、对小微企业的创新创业扶持办法。所以在这个时间节点看这个问题,其实各个地方的扶持力度都不小。
第二,园区的目的是为了营造一个更有利于产业发展的环境,不同的政策导向当然也会造成对企业行为的不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