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博体育新材料产业园区是指建立在一块固定地域上的由新材料企业和服务企业形成的企业社区。在该社区内,各成员单位通过共同管理环境事宜和经济事宜来获取更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新材料产业园区是指建立在一块固定地域上的由新材料企业和服务企业形成的企业社区。在该社区内,各成员单位通过共同管理环境事宜和经济事宜来获取更大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综合型基地多为以4-5种以上新材料产业作为基地的重点发展领域,共12个基地,分别位于宁波、江阴、淄博、陕西、湖南、海门、锡山、丹阳、武汉、柳州、马鞍山和金昌等地,1/2分布在东部地区;特色型基地基本是以1-2种新材料产业为主,并且基于本地某种优势资源而得到发展,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基地发展依托的要素可以分为资源(矿产)、产业基础、技术与人才、区位及市场等,其中资源为主要依托要素。37个国家级基地中有近1/3是主要依托资源优势的,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而东部地区则主要依靠市场、技术与人才等要素。
全国分成六大区域,包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鲁地区、中部六省、东北三省和西部地区,各区域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及空间分布各有优势、各具特色。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新材料行业的相关政策,鼓励各种新材料产品的发展,具体相关政策如下:
到2015年,建立起具备一定自主创新能力、规模较大、产业配套齐全的新材料产业体系,突破一批国家建设急需、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材料和技术,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产业集聚的新材料产业基地,新材料对材料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鼓励信息、新能源有色金属新材料生产;鼓励交通运输、高端制造及其他领域有色金属新材料生产;鼓励公路工程新材料开发与生产。
重点发展与元器件性能密切相关的半导体材料、光电子材料、压电与声光材料、电子功能陶瓷材料、磁性材料、电池材料和传感器材料等;在电子装备及元器件中用于支撑、装联和封装等使用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各种复合材料等;在生产工艺与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光刻胶、化学试剂、特种气体、各种焊料、助焊剂等。
围绕节能环保开博体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发展相关配套元器件及电子材料。
突破现代材料设计、评价、表征与先进制备加工技术开博体育,在纳米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发展纳米材料与器件,开发超导材料、智能材料、能源材料等特种功能材料,开发超级结构材料、新一代光电信息材料等新材料。
将纳米材料、特种功能材料、稀土材料、高温结构材料、新型建筑节能材料、高分子材料及新型催化剂、复合材料、特种纤维材料、环境友好材料等24种新材料列为优先发展。
建立和完善新材料产业政策体系,加强新材料产业政策与科技、金融、财税、投资、贸易、土地、资源和环保等政策衔接配合;制定和完善行业准入条件,发布重点新材料产品指导目录,实施新材料产业重大工程;推进组建新材料产业协会;建立健全新材料产业统计监测体系,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引导和规范新材料产业有序发展。
发展新材料产业是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政府日益重视新材料技术及产业化的发展,并在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973计划等科技重大发展项目中重点支持新材料行业的研究与发展。同时,政府在政策与资金上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开博体育,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据前瞻统计,2013年我国新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已超过1万亿元。
经过多年持续的科技攻关,我国在新材料技术成就突出,一些领域已经达到与国际同步的水平。比如在激光晶体、光学晶体材料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磷酸铁锂电池方面,其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已在国际上稍稍领先。但整体而言,我国还只是一个新材料大国,距离新材料强国还有很大距离。
新材料产业发展主要是以产业基地的形式进行的。在新材料领域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方面,科技部共计批准区域性新材料产业基地37家。其中高新司批准建立的22家分别是:湖南基地、宁波基地、江阴沿江产业带、攀枝花基地、鄂尔多斯基地、营口镁质材料基地、西安光电子基地、陕西基地、淄博基地、武汉光电子基地、长春光电子基地、柳州基地、马鞍山基地、甘肃兰州、白银开博体育、金昌有色金属基地、重庆镁合金基地开博体育、吉林镁合金基地、天津纳米基地、四川纳米生物医用材料孵化基地、山东莱芜基地、佛山建筑卫生陶瓷基地和北京永丰基地。
国家火炬计划批准建立的15家分别为:海门基地、闽东南电子与信息基地、蹼阳生物化工材料基地、铜陵电子材料基地、锡山基地、昆山基地、南通化工基地、丹阳基地、武汉基地、河南超硬材料基地、宜兴非金属基地、牡丹江特种材料基地、佛山基地、武进基地和宁波电子信息(材料)产业基地,
在各地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新材料产业在空间上的区域分工体系开始逐步形成。东部地区新材料产业园主要依靠市场、技术与人才等要素,其中,华东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研发实力突出;东南地区市场需求广泛;东北地区以重工业引领需求;中西部地区主要依托矿产资源优势。
目前,我国有20多个省市将新材料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之一。在政府的产业指引下,新材料产业基地快速发展,同时也逐步形成明显的区域布局。其中,江苏、浙江、山东等东部地区依靠市场、技术与人才等要素发展最为迅速;华南地区的广东省也靠前。
具体内容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新材料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